首页

冷柔女s免费观看

时间:2025-05-22 20:23:18 作者:南非4月消费者通胀小幅上升 食品价格涨幅明显 浏览量:13317

  金秋时节,小岗村谷物飘香。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40多年前,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行包产到户,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图片1978年冬,18位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2019年3月14日,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韩苏原 摄

1

  回忆往昔,“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以前没得吃、没得穿、没得住,家家住的是破茅草屋,实行“大包干”以后,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家家都住小洋楼,户户还要建车库。

  如今,走在小岗村,载着游客的观光车穿梭在“当年农家”“大包干纪念馆”等景点之间。在这里,吃在农家、住在民宿、听“大包干”带头人讲述小岗故事……

  “1978年以前我们小岗村穷啊,我们干一天活,只有几分钱,全年吃200多斤粮食,哪够吃呢?!造成老百姓到处逃荒要饭的局面。”严金昌说。

“红薯干、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这是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2019年3月14日,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韩苏原 摄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普遍现状;“红薯干,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也成为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

  为解决吃饭问题,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大家种田积极性高了,实现“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图片严金昌回忆“大包干”契约按下红手印时的场景。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在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墙上,一组数据讲述了当年“翻身”变化:从1966年到1976年,小岗村年人均口粮约200斤。1979年,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就超过13万斤,是之前平均水平的4倍。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小岗村一夜之间成了“明星村”。

2

  实施“大包干”后,小岗村迅速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但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一样,小岗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也陷入困惑——“一夜迈过温饱线,20年未过富裕坎”。

  2004年,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到小岗村出任第一书记,引导发展旅游业。随后,小岗村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用小岗品牌带火了特色旅游。

  2008年,严金昌开起了“金昌食府”农家乐,当时有4张桌,只能容纳40人。

图片小岗村”当年农家“航拍。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随着小岗村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小岗观光旅游,“金昌食府”生意也越来越好。目前,其农家乐餐桌已增至30张,每年有近20万元收入。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在小岗村“当年农家”的非遗文化大舞台上,凤阳花鼓表演者正为游客带来一场原生态的演出。

图片小岗村游人如织。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在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栓玉看来,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这里的 “大包干” 闻名全国,形成特有的品牌影响力。小岗村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急需形式多样的旅游业态。

  为充分发挥小岗资源优势,推动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小岗村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教育培训、乡村电商产业,当年农家、小岗村宿投入运营,非遗文化和传统工艺入驻数量不断增加。

图片小岗村“当年农家”的非遗文化大舞台。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

  据统计,2023年小岗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研学学生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较2016年增长116%。

3

  近年来,小岗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产做优,通过全域高标准农田治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二产做强,打造小岗产业园,着力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三产做旺,推动红色旅游、农文旅、教育培训和农村电商齐头并进。

图片小岗产业园航拍。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2月1日,小岗村迎来第七次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大会,全体村民每人分红700元,实现分红六连增。

  小岗村是新时代安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象征、标志。40年多来,安徽农村改革的基因薪火相传,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改革的红利也加速释放。

图片小岗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稻田画。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农业农村系统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粮食总产达830.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2024年夏粮总产351.86亿斤,居全国第3位、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赵强 刘鸿鹤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六届进博会)蓝鳍金枪鱼亮相 马耳他水产品在中国首秀

一是办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结合时令节气,推出畅享国庆、喜庆丰收、登高赏秋等消费场景。持续组织开展数商兴农庆丰收、服务消费季、一刻钟便民生活节等专题活动;指导办好四川熊猫国际消费节、北京“秋韵京城”、江苏“金秋惠购”等地方特色活动;支持各地利用上海时装周、天津车展等平台,举办各类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打造更多“金九银十”消费新热点。

检察机关与妇联组织协作开展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与会客户表示,可靠充足的天然气资源供应对于企业乃至整个福建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家管网重点围绕中小托运商客户、城燃和电厂用户用气特点和诉求,设计“管网通”“峰谷通”“气液通”和“一站通”等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构建多种类、多层次服务产品体系,不断满足客户多样性、差异化需求。

丘成桐回出生地汕头:“妈,我回来了!”

在马奥尼看来,人们目前生活在信息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信息战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讲好中国故事,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没有很好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众?第二,竞争对手是否做得更好?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详细议程公布 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一心指望“实业救国”的胡海秋不甘心就此沉沦,他积极向外争取资金,将工厂迁到浙江杭州降低成本,增添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并逐步打开了东北等地市场,业务蒸蒸日上。

“00后”老将舞动“国风轮滑” 跨界传播中国文化

做好前沿技术攻坚的精细施工,向“技术革命性突破”要新质生产力。以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为例,20世纪70年代,人类开始掌握对量子状态的主动调控和操纵,量子信息从科学向技术发展,量子信息技术逐步成熟。近年来,通过为量子特性找到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技术应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产业方向逐步清晰。在应用场景上,量子信息技术率先在金融等对保密要求较高的领域实现应用,早在2014年我国就建设了上海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应用场景的需求又带动技术不断成熟,到2017年“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目前,中国电信推出的“量子密话”服务用户规模已突破100万户,国盾量子等上市公司市值突破百亿元,合肥等优势地区甚至出现全球领先的量子通信产业集群。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